香港本地生身份大改,學費差 16 萬 +,中四插班成關鍵,港寶家長必看!
作者:時間:2025-10-27 15:08:41 49416 次
香港本地生身份大改,學費差 16 萬 +,中四插班成關鍵,港寶家長必看!
最近香港教育圈炸了鍋 —— 特區政府正式修訂了本地生大學資助資格規則。簡單說,以后想靠受養人簽證拿香港大學資助學費、搶本地生學額,光有身份不夠了,還得滿足 "在港兩年" 的硬要求。這波變動直接關系到娃的學費高低、升學機會,家有港寶的一定要吃透。

一、先劃重點:本地生身份,變在哪?
這次政策核心是 "給本地生資助資格設門檻",沒直接改身份定義,但把 "資助福利" 和 "實際在港經歷" 綁死了。最關鍵的變化藏在這三點里:
1. 學費直接分成 "天壤之別" 的兩類
以前只要是受養人簽證且未滿 18 歲獲批,基本都能按本地生交學費。現在明確分成兩檔:
第 I 類(獲資助):每年學費約 4.45 萬港幣(以港大為例),還能搶 1.5 萬個政府資助學額;
第 II 類(無資助):和國際生同價,非 STEM 專業每年 19.8 萬港幣起,STEM 專業更是高達 21.8 萬港幣。
算筆賬:四年大學下來,兩類學費差出近 70 萬,快夠付個首付了!
2. 2028 屆起,"兩年在港" 成硬指標
持有受養人簽證(LS5)的同學,想拿資助學費,必須滿足 "在港兩年" 要求,2028 屆開始全面執行。這兩年怎么算?只有兩種證明方式:
要么在香港正規學校讀了兩年全日制課程(比如中四、中五插班過來);
要么拿得出入境處證明,兩年里每年離港不超過 90 天(寒暑假回老家都得掐著日子算)。
3. 過渡期給了緩沖,但時間很緊
政策沒一刀切,給不同屆的學生留了準備時間:
2026 屆考生:完全不受影響,該怎么算還怎么算,算是 "最后一班車";
2027 屆考生:申請期從 2026 年 10 月開始,只需在港滿 1 年即可;
2028 屆及以后:必須滿足完整兩年要求,沒商量余地。
二、精準打擊!這幾類家庭最受影響
港府直言,改政策就是為了打擊 "不來港居住卻搶資助學額" 的情況。這幾類家庭得立刻行動起來:
?? 內地讀國際課程的港寶
以前不少家庭讓娃在內地讀國際課程,只等高考或 DSE 時用受養人身份拿本地生福利。現在不行了 —— 要么轉去香港讀全日制,要么湊夠 "每年離港≤90 天" 的居住證明,否則只能按全額學費繳費。
?? 中五才獲批身份的家庭
如果娃 17 歲才拿到受養人簽證,離 18 歲成年只剩一年,根本湊不夠兩年在港時間。就算能擠入 1.5 萬本地學額池,每年 20 萬 + 的學費也足以讓普通家庭肉疼。
?? 想 "內地培訓 + DSE 考試" 走捷徑的
之前有些內地培訓機構主打 "不赴港、純刷題、靠身份拿本地生名額" 的路子?,F在政策直接堵死了這條道:不來港讀書、拿不出在港學習或居住證明,就算考了 DSE 也不算本地生,內地機構的核心優勢徹底沒了。甚至有機構想 "借殼" 香港學校搞跨境授課,還可能踩上 "內地師資無證執教" 的合規紅線。
? 中四前就來港插班的最穩
反而早做規劃的家庭占了大便宜。中四就插班來香港的娃,妥妥滿足兩年全日制學習要求,既能穩拿本地生身份,還能在 1.5 萬學額池里競爭(錄取率比非本地生高得多),每年學費才 4 萬多,里外里省一大筆錢。
三、緊急提醒:港寶規劃該踩哪些 "時間點"
政策已經落地,與其焦慮不如趕緊行動。這幾個時間節點和規劃建議,家有港寶的一定要記牢:
1. 插班時間:中四是 "黃金分界線"
按 2028 屆需兩年在港的要求,娃最晚要在中四開學前(約 15 歲)到港。香港中小學插班競爭激烈,春季插班(10-12 月申請,次年 1 月入學)是不錯的選擇 —— 申請人數比秋季少 40%,Band1 學校錄取率能高 20%-30%,還能提前適應粵語課堂和繁體教材。
2. 選校避坑:別盲目沖名校
香港學校分官立、資助、直資、私立等類型,插班難度天差地別:
官立 / 資助學校學費全免,但插班名額極少;
直資學校有 "DSE+IB" 雙軌課程,升學路徑靈活,插班名額相對多些;
國際學校學費貴(10-30 萬 / 年),但適合計劃海外升學的家庭。
建議優先選內地生多、氛圍包容的學校,降低孩子適應難度。
3. 陪讀安排:早定 "跨境" 還是 "租房"
如果家住深圳,跨境通勤是不少家庭的選擇,但要考慮娃的精力;如果選租房陪讀,香港市中心租金每年 4-8 萬港幣,偏遠些的能省一半。不管選哪種,都得提前半年規劃,畢竟插班申請 + 材料準備 + 適應期,每一步都要花時間。
四、最后說句大實話:別為 "身份" 賭孩子未來
港府這次政策其實說得很明白:"考試移民從來不是人才計劃的初衷"。真正想讓孩子享受香港教育福利的家庭,政策反而不是障礙 —— 畢竟早來港讀書,既能積累本地人脈,又能適應教育體系,這才是長遠優勢。
但如果只是想 "撿漏" 拿學額、省學費,現在得好好掂量:有沒有能力讓娃來港讀全日制?能不能保證每年離港不超 90 天?陪讀、租房這些實際問題能不能解決?
教育規劃從來不是 "賭一把" 的游戲。中四插班的黃金期、春季申請的窗口期、不同學校的適配性,每一步都需要提前布局。與其等政策再變,不如現在就把時間表列出來 —— 畢竟對孩子來說,合適的成長路徑,永遠比 "鉆政策空子" 更重要。
文章標題:香港本地生身份大改,學費差 16 萬 +,中四插班成關鍵,港寶家長必看!
- 相關文章
- 香港本地生身份大改,學費差 16 萬 +,中四插班成關鍵,港寶家長必看!10-27
- 香港教育大學26fall碩士申請開放,專業及學費匯總更新,在職黨免統考、應屆生這波紅利別錯過!10-27
- 留學生進外企的9條 “潛規則”!照著做,offer真的不難拿10-27
- 留學生回國想少走彎路?這5件事早做早贏!(附專屬求職渠道清單)10-27
- 想辦人力資源證?多少錢、怎么省,這篇給你算得明明白白10-27
- 26fall香港浸會大學碩士申請截止時間更新,不止傳媒,這些寶藏專業也能沖!10-27
- 想進央國企?別瞎準備!這 5 個核心條件說透,普通本科也有機會10-27
- 留學生回國想進央企?別瞎投!這 5 步走對,比國內應屆生更有優勢10-27
- 深圳怎么注銷營業執照?深圳老板必看不踩坑指南,分公司 / 個體戶版都整理好了10-27
- icp許可證和icp備案有什么區別?做網站必看!別再辦錯白花錢!10-27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