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價粵Z牌已是過去式,從"老板專屬"到"全民可辦"
作者:時間:2025-11-02 11:28:45 28175 次
高價粵Z牌已是過去式,從"老板專屬"到"全民可辦"
從百萬"身份牌"到"1字頭"拋售,粵Z車牌這波暴跌,藏著大灣區的大變化

昨天刷朋友圈,看到以前專做粵Z車牌中介的朋友發了條動態:"深圳灣口岸牌,18萬包過戶,當年搶破頭的老板們,現在撿漏要趁早。" 我盯著屏幕愣了半天——這可是三年前能炒到120萬的"鐵皮黃金"啊,怎么就跌成白菜價了?
說真的,誰還記得前幾年粵Z車牌有多風光?那會兒在深圳灣口岸排隊通關,只要擋風玻璃上掛著藍底白字的粵Z牌,哪怕是輛普通的豐田,都能收獲一串羨慕的目光。我認識個做跨境貿易的老板,2021年花110萬拍了張深圳灣的粵Z牌,逢人就說"這比買學區房還值",畢竟那會兒不僅是通行便利,更成了生意場上的"身份名片",談合作時亮出來都覺得有底氣。
可誰能想到,短短兩年時間,劇情就徹底反轉。中介發的報價單里,除了深圳灣這種核心口岸還能維持"1字頭",像文錦渡、沙頭角這些口岸的車牌,甚至有10萬出頭就能成交的案例。和巔峰期相比,跌幅整整超過80%,當年的"百萬資產",如今縮水成了零頭。
這波暴跌看著突然,其實仔細琢磨,全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政策松綁:從"老板專屬"到"全民可辦"
粵Z車牌以前之所以貴得離譜,核心就倆字:稀缺。早幾年想辦一張,門檻高得能把普通人攔在門外——要么得是在廣東投資超500萬的企業主,要么得有港澳公司掛靠,光納稅證明就得準備一厚摞,而且每月指標就400張左右,排隊能排到三年后。物以稀為貴,炒家自然聞風而動,把車牌當成了投資品。
但這兩年為了推進大灣區融合,政策直接來了個180度大轉彎。現在辦粵Z牌有多容易?個人不用開公司就能申請,不用再拿幾百萬投資證明,甚至連納稅都不用考核,只要有臺港車就能辦,而且是永久有效,續簽材料還減了一半。門檻一降,符合條件的人呈幾何級增長,指標量也跟著翻倍,以前"一票難求"的局面,直接變成了"供大于求",價格能不跌嗎?
交通升級:誰還非得自己開車跨境?
更關鍵的是,現在跨境出行的選擇,早就不是"開車獨苗"了。就說廣深港高鐵,香港西九龍到深圳北最快才18分鐘,到廣州也才40多分鐘,今年光跨境客流就破了2200萬人次,比去年漲了16%多。我鄰居張姐以前總琢磨著買粵Z牌,現在每周去香港逛街,直接坐高鐵,"一地兩檢"通關最快5分鐘就搞定,票價幾十塊,比開車油費還便宜,還不用找停車位。
港珠澳大橋的穿梭巴士也越來越方便,24小時運營,票價也就百八十塊,從珠海到香港機場全程不用繞路。還有跨境巴士,深圳到香港的班次密得像公交,二三十塊錢就能直達,比自己開車省心多了。以前必須開車跨境的剛需,現在被這些便捷的公共交通分走了大半,車牌的實用價值直接打了折。
觀念轉變:沒人再把車牌當"理財品"
當然,大環境的影響也少不了。前幾年經濟好的時候,不少人把粵Z車牌當成"硬通貨",覺得反正大灣區融合是大趨勢,車牌肯定能升值。有個做科技公司的朋友就踩過坑,2023年花120萬買了張深圳灣車牌,結果不到兩年,同款車牌估值跌了一半,想轉手都沒人要,中介都失聯了。
現在大家花錢都謹慎了,沒人再敢輕易碰這種政策依賴性極強的"投資品"。畢竟車牌本質就是個通行憑證,既不能住也不能吃,政策一變就可能大幅縮水。與其花大價錢買牌,不如把錢花在更穩妥的地方,這種觀念的轉變,直接抽走了車牌炒作的根基。
其實仔細想想,粵Z車牌的價格大起大落,更像是大灣區融合的一面"鏡子"。以前靠稀缺性撐起的高價,本質上是跨境通行不便、資源分配不均的產物。而現在價格回歸理性,恰恰說明大灣區的"軟聯通"真的做到位了——政策越來越便民,交通越來越快捷,兩地往來像走親戚一樣方便,那一張小小的車牌,自然也就褪去了"身份象征"的光環,回歸了它本該有的工具屬性。
文章標題:高價粵Z牌已是過去式,從"老板專屬"到"全民可辦"
- 相關文章
- 高價粵Z牌已是過去式,從"老板專屬"到"全民可辦"11-02
- 2025香港中文大學本科9省錄取分數+報考坑點解析,附對標內地 985 水平11-02
- 終于有人把新加坡留學說透了!1 月 / 8 月入學怎么選?申請條件 + 時間規劃全攻略11-02
- 終于有人把新加坡留學說透了!1 月 / 8 月入學怎么選?申請條件 + 時間規劃全攻略11-02
- FV/FU批文卡補錄香港牌攻略:別再跑冤枉路!一步搞定的秘訣在這11-02
- 申新加坡理工科碩士?NUS/NTU熱門專業條件+避坑Tips,一篇說透!11-02
- 那些外邊沒說透的港碩留港真相,比你想象中更殘酷!11-02
- 第一次注冊公司別瞎闖!9 個 “血淚坑” 避坑指南,創業新手必看11-02
- 26fall港大本科申請的家長 / 同學看!一手干貨,搜不到的細節都在這11-02
- 美本競賽怎么規劃不踩坑?7-11 年級分階段指南,附避坑 Tips11-02

